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,但还是能够理性的看待问题,但却不一定能理性的做出选择,但也不能说自己是常常停留在“comfortzone”的人,虽然这可能又是取决于做出选择时的情绪,状态。
自己是一个努力想要证明自己的人,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舒适感,而不是靠外界,靠运气或巧合得来。一个家庭的环境,周遭的事情经历深深的印在脑子里,影响着个人的成长,发展。虽然面对同样的环境,当你能够选择站在一个积极的立场看事,采取行动,但积极的立场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做出选择的。三个儿子面对父亲打母亲的事情,大儿子也许认为“妻子,就该是这样对待的,以后自己也可以打女人”;二儿子也许会认为“父亲怎么可以打母亲呢,以后我定要好好疼爱自己的妻子”;三儿子也许却会认为“结婚有什么意思,打打闹闹过日子,长大以后千万不能结婚”,同一件事,却不是都能够选择站在积极的立场来看待,为自己未来的行为做指引。
从小我们的作文就会涉及到自己的理想,虽然小时候的理想是那么丰满,伟大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经历的事情,发现原来的理想却是那么幼稚,渐渐的,理想变得实际,好像也容易达到了,但心里却始终还是对最初的理想念念不忘,我们真的是倾向于选择最安逸的解决方案了,而对最初的理想却仅能停留在想想层面了。
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,还有谁敢相信你。事情,只是想是没有多大用处的,现在,看重的是行动以及行动后的结果。想一件事情,不会对别人有影响,自己和他人都是安全的,从来自己都能成为想象中的主角,好像事情都是往自己设定的方向在发展,可是,这有用吗。
睁开双眼,看清周围的情况,自己能做到的,比想象的要多。摩拳擦掌,做了,才知道哪些是你现在能够做到,哪些是创造条件能够做到的。相信自己,只要是你想要的,就一定能够做到。
1
收藏
1
分享
1楼 hr小贤
嗯,说的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