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底批假:应选“情”还是选“理”?
答:对于今天的辩题,我总体上支持正方,选“情”。但在处理方式上,我们一定是本着“情”的目的,向“理”的方向过渡。 具体来讲,应当视情况而定,大致把企业分为两种:一种是本地员工较多的,一种是异地员工较多的。 (1)对于本地员工较多的企业,大部分人不会出现需要请假回家的情况,哪些个别员工有这种需求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如果确实在买票、时间等方面有困难,而且工作又能够安排开,公司就应当体谅,选“情”。但是这种事情小范围内解决一下就好了。比如鄙人,是本部门唯一一个需要提前回家过年的员工,经过部门经理允许,可以提前一两天走。 (2)对于异地员工较多的企业,很多员工都会有提前回家的需求和想法。在一线城市,这种情况尤其多。当特殊情况形成规模而成为普遍情况时,用“情”的方式解决就不行了,会对公司制度的执行、工作的进展造成一定影响。如果公司之前没有相关制度,那么年关将近,必须要严格按“理”执行。 第一段说,我们要本着“情”的目的,向“理”的方向过渡。此“理”非彼“理”,不是说我们要一直按照之前的规定来,而是说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“情”的因素考虑到相关制度的制定中。 (1)对于本地员工较多的企业,可以对年前批假做出相应的规定,如哪些人符合年前批假的条件、年末工作如何协调安排、年前批假的程序、年前批假的时间范围、销假时需提供的相应凭证等。 (2)对于异地员工较多的企业,有必要考虑适当延长春节假期的时间了。异地员工较多,大家都有提前回家的需要。如果都批,工作几乎就瘫痪了;如果不批,确实给员工造成困难;如果有的批有的不批,那更显得公司管理不成熟,也不好操作。之前各位卡卡在群里聊放假时间,还是有很多公司能放半个月的,这样就好把春运最最火爆的时间给避开了。 (3)另外,有些企业,异地员工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。如果年末工作不紧张,可以考虑(2)的方式,如果年末确实有工作需要做,可以让员工提前一个月进行提前批假需求统计,并进行工作的调整安排,对不需批假、继续工作的员工适当予以奖励。 当然,以上这些,都是鄙人基于“情”的思路,如果企业就是不在乎这个,严格按照原来的规定执行,咱也说不出什么了。毕竟人家也是按照国家规定在做。赞同
3
111
分享
111楼 sofina
比较全面,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