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节后的员工流失,在上周打卡“应对员工节后的不辞而别”中进行了部分阐述,而今天则就节后的员工流失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说明。每年春节过后,都是员工跳槽的高发期,一则因为年后是公司运作的开始,很多计划、目标、方案都是在此时开始实施,急需人才;二则作为传统的年关,很多公司都在年前将年终奖发放完毕,其“内容”如何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员工的流失。在这种“机遇与挑战”的转折点,节后员工流失成了不可避免的必然,而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应做的不是“堵”,而是“疏”。
一、对于员工流失应考虑哪些因素?
1、本地区的整体情况。对于本地区的情况如何掌握呢?其实并不难,我们又不搞普查,只要了解大概情况即可。比如,企业在1线、2线城市,能够吸引大量的劳动者和外来人员,竞争也十分的激烈,劳动力虽然充足,但用工成本也十分的高;而处在3线以下城市,竞争相对较低,制造业的人员流动远不如1、2线城市那么高,且本地员工占了绝大多数,并不会造成大面积的人员流失风险(仅以我们公司为例)。
2、本地区其他同类企业的情况如何?这主要看本企业在本地区的实力如何,与其他企业相比有什么优势、劣势等。主要是其他企业的薪资水平、福利待遇、经营状况等内容,这些客观事实能够比较真实的反应企业的实力,也能够对我们企业在本地区的情况一目了然。并由此,也能够对人员流失做到心中有数。当然,也要看本地竞争对手的招聘情况了。
3、本地区人员流动有什么特点?因为我们企业在3线城市,本地人员构成了企业员工的主力军,因此,对于本地人员的一些行为习惯或者观念要有一定的了解。比如,本地人不如温州人那样喜欢到外面去闯、去创业,而喜欢回到家乡在家人的身边工作等。
4、企业自身有哪些问题?对于员工流失,企业原因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,也是企业唯一可以掌控和改善的原因。如果要细数我们公司员工离职的最多的原因,就要数薪资待遇了(可能很多企业有类似的情况),主要体现在部分车间(未实行计件工资)和行政人员的身上了。由于技术要求低、可替代性高等原因,这类岗位的离职是最多的。再者,就是新员工的离职情况较多。主要体现在工作3年以内的员工,主要是因为劳动强度大、升职空间有限等原因。
二、如何预防和降低员工流失呢?
对于预防改善措施,上周打卡也做了一定的说明,这里我们就系统的总结一番吧。
1、制度要“硬”。
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就如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一样,要有一定的权威性。制度维系着企业中的公平正义,过多的“特权”、“例外”只会降低制度的权威性,如果有“法”不依、执“法”不严,则会伤及员工对企业的信心,离职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。同时,制度必须完善,并且要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的进行完善,确保制度的适宜性、有效性。一个不健全的制度体系就成了无“法”可依,自然也就谈不上公平公正了。因此,为了有效预防员工流失,完善制度要“硬”,执行制度更要“硬”。
2、待遇要“上”。
谈到员工流失,薪资待遇就是必谈的话题,因为这是员工离职最多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(没有之一)。所谓待遇要“上”,并不是工资越高越好、福利越多越好,而是要考虑“度”和“合理”的因素。
“度”是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、承受能力、行业特点、地区情况、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各种综合因素的要求。
“合理”是指在分配上要公平、公正,有激励性和竞争力。
只有做到了有“度”且“合理”,才会有效预防和降低人员流失。
3、管理如“弓”。
管理在人员流失方面,往往起着促进的作用。好的管理在人员流失前,可以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;不好的管理则加速人员流失,且留有很大的流失隐患。说管理如“弓”,其实就是把企业比作弓背的上翼,员工比作弓背的下翼。要实现企业的目标,射出企业的“目标”之箭,上翼与下翼必须平衡发展,一旦失衡,我们的“目标”之箭也难以命中靶心,人员流失也就不可避免了。
也就是说,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必须相适应,如果仅仅企业发展了,而员工得不到发展进步,则也就容易造成员工流失了。至于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中的员工个人发展,则就见人见智,这里就不说详细说明了。管理在预防和降低人员流失中,十分的纷繁而复杂,无法详细累述,只能具体问题具体看待,就不多说了。而只要做到了如“弓”一样的管理,我们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人员流失情况的发生了。
综上所述,我们要预防和降低员工流失,就要注意“硬、上、弓”问题,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,诸如企业文化留人、感情留人等措施才能有效实施,不仅“治标”,也能“治本”。
走过路过、不要错过,希望大家多多拍砖本月征文:
《员工关系“五&五”》:http://nrktr.cn/rz/145292.html。
另外,也宣传下主任布置的年后作业:
《三茅“学风”——We Are The World》:http://nrktr.cn/rz/145512.html。
646
201
126
分享
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
126楼 ?;ú?717
谢谢分享,我觉得除了薪资待遇、制度外,企业文化、工作氛围、人文关怀也都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