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O问:“上个月员工离职率5%,这个比例到底算高还是低?”,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:
一、与同行进行对比。
不同行业的离职率都会有一个正常的离职率数据,在这个正常离职率范围内是属于正常的,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不是正常的。比如按正常来说,某行业的月离职率是3%,但如果是离职率5%,那么很显然是算高了,但如果某行业的月离职率是6%,则是算低了。所以,解读上个月员工离职率5%是否算高还是算低,还是需要跟同行进行对比,有对比才有结果。当然,在同行中,也存在差距,有些同行企业做得好的,会把离职率控制在很低的范围,有些同行企业做得不是很好,离职率反而很高,可以跟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同行企业离职率进行对比,也能得到一个结果,也能看到差距。
二、离职人员分析。
在公司月离职率是5%,也就是在100个人中,就有5个人离职,那么就要分析这5个人是属于公司辞退占比多,还是个人申请离职的占比多,如果是公司辞退的占比多,那么背后说明招聘把关上没有做到位,如果是个人离职占比多,是不是企业在管理或者人员培训上存在问题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,也就是核心岗位人员离职占比多,还是非核心人员离职占比多,如果是核心岗位人员离职占比多,那么说明问题的严重性,因为核心岗位人员离职对企业经营活动会有很大影响,如果是非核心人员离职占比多,那么是属于正常的人员流动,问题还不是很严重,属于可控范围内。
三、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。
企业不同发展阶段,人员离职率会有不同变化,在企业初创期,因为企业业务规模较小,工资待遇水平较低,人员离职率是非常高的,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业务规模不断提升,工资待遇水平也随之提高,人员离职率会有所下降。企业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后,人员离职率也就处于稳定阶段,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。上个月员工离职率5%要跟企业所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,也就是做同比和环比分析,看是低还是高。有同比和环比分析,就有了可对比的数据参考,这样分析起来才能解读数据背后的问题。
四、与年度离职率进行分析。
月度员工离职率与年度员工离职率还是不同的,比如在公司年度员工离职率中,目标是把员工离职率控制在7%,在反映到月度员工离职率中会有一些波动,但如果当月员工离职率高于7%,那么是偏高了,而且是危险,但如果是上个月员工离职率5%,那这个是低的,还是处于可控范围。但如果当月员工离职率高于7%,是属于异常的,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,并采取措施确保把员工离职率降下来,否则把员工离职率控制在7%的目标就无法实现,如果上个月员工离职率5%,虽然是处于可控范围,但也不能放松警惕。
上个月员工离职率5%,光看数字看不出问题,需要结合同行企业、离职人员情况、所处行业发展阶段、年度离职率目标进行综合分析,才能看出数据背后的真正含义。员工离职率反映的是企业人员稳定性,对于企业来说,保持一定良性人员流动,对于企业发展是有益的,但如果员工离职率偏高,则不利于企业发展。
79
5
评论
分享